Wednesday, February 25, 2009

钱在孩子眼中


最近我在学生中做过一次调查问卷,其中有一题为:你最需要的是什么?统计显示,有82%的学生的答案是“钱”,因为钱能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。现在的孩子都是无神论者,很现实,他们从小就对钱充满神秘感,至于钱从哪里来,自然是他们的“上帝”—父母。因为父母和计划经济中的政府差不多,掌管着让儿女青睐的拨款的功能。父母的钱又从哪里来?这是很多家长对孩子教育中所忽视的问题,家长只鼓励他们把学习搞好,要求他们漠视其他所有事情,有的家长还有钱来刺激孩子的学习,把钱与成绩的好坏挂起钩来。富裕家庭的孩子用甜言蜜语和威胁套取现金,这一招百分百好用。在贫困家庭中,钱像星斗一样稀少遥远,只知其可贵,不知其可赚。所以,只要钱到了孩子的手中,就花的大方,花的潇洒,花的心安理得。为此,对孩子进行“钱”的教育,尤其是春节期间,不可忽视。

首先是节约教育,让孩子们知道父母赚钱不易,无论通过哪种正当方式赚钱,都是不容易的。同时指出,钱不是万能的,它能通向创造和启蒙,也能通向奢华和堕落。

其次是教育孩子知道钱有如下特征:

一,人间性。钱并不神圣,从理论上说,无论种族、出身、性别、长幼,人人可以赚钱。

二,增值性。说物可增值只是钱增值的一个幌子,是钱投机功能的一部分。一张桌子生不出椅子,钱却可以生钱。人消费掉金钱,也可以说消费了可长庄稼的种子。

三,资本性。除增值功能外,钱还能产生规模、力量和权力。对青少年来说,权力指支配自己命运的能力。

四,数学性。它可以被统计、被演算、被总结。

五,伦理性。说到钱,一定要讲到钱的伦理性。财富伦理的特征之一是:钱包括数量较大的资金,可以把人的善念变成善行,可以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,也可以用来做坏事

2 comments:

  1. Chinese is damn hard lah...type for hours oni I get it ....wif a chinese pro helping me of course

    ReplyDelete